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三国之孙亮的逆袭第104章 洛邑银山(2/2)

文/水中云影
三国之孙亮的逆袭 | 本章字数:1417 三国之孙亮的逆袭txt下载 | 三国之孙亮的逆袭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明末之草原为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南宋之帝王大业烟冥望阡陌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清第一纨绔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都市尖兵大时代1958抗战之烽火燃血
,在险要之处,或建要塞,或筑城以防备吴人的侵袭。

民众的内迁,意味着乘船前往,登陆后,要走更多的陆路,风险成倍的增加,而效果却数倍地降低,毕竟,在陆上行动时间过长,将面临三韩军队的反击,就是不反击,百姓得到风声,也会第一时间逃散。一些海商自动退出了对三韩的掳掠,有的干脆跑到更北处,对不加防备的扶余人、鲜卑人进行掳掠。

航海舰队与华夏公司却不会退缩,反而加大了力量,开始大规模地登陆袭扰。林牧干脆从对马岛出发,占领了对马岛巨济岛、南海岛,将岛上之民肃清后,迁民建设,作为侵蚀三韩的出发点,准备如对付倭人一般,逐步向大陆内部蚕食。

虽说三韩之民有近百万,但分为三国,行动并不统一,曹魏数次征召,约有十余万的青壮被调入中原,这些年,被掳掠的人口也有十多万。现在三韩,人口充其量也只有八十万了,且青壮少了许多。而现在,航海舰队有了东海郡倭人的补充,队伍向吹气泡似地增长,现在用倭人、扶南人编制成的队伍就有三万余人。

现在这些倭人、扶南人,已经被航海舰队统一称为东海吴人,这些吴人,对大吴十分忠心,对命令十分的服从,对自已又十分的坚忍,作战勇敢地令人觉得残忍的程度,三韩之民,哪是他们的对手。

在林牧的计划中,将利用这些倭人,首选完成对弁韩的征服,尔后,进军腹地,彻底夺取三韩的领地。早日完成陛下交办的平定东北的任务,进而参加对司马氏的决战。

建业太初宫中,孙亮确因大量奴仆的增加而心怀愧疚。仅仅过去的一年,扬州、荆州各工坊使用的奴仆就不下二十万。与招募吴人百姓,月月开薪资,打不得,骂不得,还得提供一定的福利,购买奴仆就没有这些烦恼了,只需要一次性支付一笔费用就行了。

虽说朝廷已有律法,奴仆们只能保留奴籍三年,三年后,必须放其自由,但三年时间内,拼命的压榨,还是能创造出不菲的价值来的,比雇佣普通自由百姓划多了。

在日渐繁盛的奴仆交易背后,是大量的奴仆没有干到三年,就疾病缠身,或者干脆地早早死去。

“陛下,这有伤天和了。据估计,去年仅扬州一地,就有不下数千的奴仆被活活地累死了。一些作坊、垦殖场、工地都似奴仆为会说话的畜类,这不合我华夏千年以降之美德,也有伤陛下之仁心啊。”昭和宫中,韦昭痛心疾首道。

“韦大人,没这么严重吧。朝廷不是下了保护奴仆的诏书,奴仆这主人工作三年后,将解队奴籍,予以入籍安置,而且,幼童不得作为奴仆,必须入籍入学。这作坊购买奴仆,就是用来做事的,朝廷不好强制规定什么吧?”一旁全尚淡淡道,滕胤、孙嘿等人俱不出声,他们家也有好些产业,使用了不少奴仆。

“全尚书,奴仆为奴三年是不错,那也不能朝死里用吧。陛下早有入籍诏书,在大吴之境者,无论是否入籍,俱为我大吴之民。奴仆自也可视为我大吴未入籍之民,怎能容忍其被折磨至死。”韦昭愤然道。

“韦大人,不要这样视全某为仇寇行吗?”全尚笑道,“全某名下产业以及管理的各处皇家产业,使用奴仆不下三万人,虽说不能避免奴仆的意外死亡,但绝无韦大人所说之事。”

“你全家没有,不代表别家没有。还有,某可听说了,你们家在海外,可有不少韦某所说之事。”韦昭怒道。

“谣言,绝对是谣言,我全家海外两岛也是大吴治下,全某绝不容忍有违朝廷律法的事情发生。”全尚脸一红,争辩道。

“好了,都不要说了。韦大人所说之事,朕也有所耳闻。出了些事不用怕,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孙亮喝道,殿中大臣为此事争个面红耳赤,能解决什么。

“陛下,臣请求朝廷下诏禁止奴仆,还奴仆自由,允其入籍,显我大吴泱泱之气概,显我陛下之仁德。”韦昭拱手道。


状态提示: 第104章 洛邑银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04章 洛邑银山(2/2) 返回《三国之孙亮的逆袭》目录下一章:第105 章 集团产业减身增效(快捷键→)

推荐阅读唐人的餐桌红楼之挽天倾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神话版三国大明话事人我在现代留过学北宋穿越指南机战之无限边境军工科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北朝帝业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