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从陈桥到崖山确立国本篇(2/3)

文/梦中宋韵55
从陈桥到崖山 | 本章字数:1933 从陈桥到崖山txt下载 | 从陈桥到崖山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妖女乱山河修仙:从心动大律师开始修仙我是认真的话我真的不懂修真重生之洪荒纪元百炼化魔修仙女厨神我有一张真神钞我有无数机缘洪荒:我定光仙绝不叛教破废成才重生我是玉皇大帝
p>

27日,司马光就挑在皇帝心灵极其薄脆的时刻,写了道新奏章。他没像范镇、包拯、唐介那样简单粗暴地要求立皇太子,而是说臣不敢奢望陛下立即就立东宫太子,只恳请您在宗室内选一聪明仁孝的好孩子,先收为养子,好好培养。让天下民心官场暂定。等他日皇太子出生,这位养子就可退归藩邸。只当是为国家培养了位好臣子。何乐而不为?

当天,仁宗皇帝拿着奏章看了好久,面无表情,仿佛仍和往常一样,继续沉默,躲进自己悲哀的心情里,谁也不理。但突然他说话了“难道非得选宗室子弟入嗣吗”没等司马光回答,他又喃喃自语“这是忠臣之言啊!一般人是不敢提的”

“臣提出此议,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司马光如是说。他平静地顺着皇上的话。把中心议题悄悄往实施上推。

仁宗点头道“这没有害处啊!选宗室为皇嗣,古已有之,你把奏章交给宰相们吧”

从没过的大进展!换一个人,心脏定会剧烈狂跳起来,那意味着是命令宰相们实施了!可司马光马上就拒绝“请陛下自喻中书宰相”说着就请辞告退了。

搞什么?好容易皇帝亲口答应,居然就这样轻飘飘放过去了!但别忙!当天司马光的演出还没结束,他从皇宫出来,直接走进中书省,向宰相们汇报工作。具体内容是江淮的盐事。例行问答结束后。首相韩琦却没放司马光走。韩相公大有深意地望着他,像期待着他说点什么…可等来的却是一阵沉默。

最后还是韩琦先开的口“今天皇上还说了什么”司马光继续沉默,好一会后才回答“所言宗庙社稷之计也”之后韩琦微笑。再没说别的,让司马光离开。

至此。当天事情才算结束。司马光仍平静地走出了中书省,他知道己给韩琦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仅深刻,且极好!

当皇帝要他把立太子的奏章转交中书省时,他第一时间拒绝了。这在后面和韩琦的谈话中证明:是绝对正确的决定。如由他来转交。这就造成了一说不清的事实。即立太子这件事是由他司马光一手促成的。连命令都是他从皇帝那里得到,向整个中书省下达。宰执大臣们被晾在一边,完全被动!

这样做。简直是把所有功劳都归于自己,让整个官场统统歇菜。这样贪婪的结果,就是把自己扔上火堆,成为众矢之的,以他当时一小小知谏院的京官,简直是在找死!

尤其是韩琦当面就点醒他,当天到底和皇上谈了什么。别以为皇宫内会有什么秘密,别想耍花样!而司马光表现是非常的乖,他想了又想,选择说实话“宗庙社稷之计”就是立太子的事。整个事件过后,他让宰执大人们觉得他既敢做事、更能做事,难能可贵的又很会做人。

在这种认知下,韩琦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给了司马光一天大面子。9月的某一天,一叫陈洙的御史找到司马光,像闲聊一样说:前些天某次会议上,韩相公跟我说他很欣赏你。说你正在上书说建储的事,能不能把奏章先送到中书省呢?你想做这件事,别自立门户(欲发此议,无自发之)

这是示好,也是示威,司马光再次面临选择。韩琦这是想收编他,让他成为中书省在“立太子”这件事上的马前卒。按说也蛮荣幸了,和他之前人生轨迹非常相符——投靠过庞相公,为何就不能再投靠韩相公?

可司马光那天偏偏又犯了沉默的病,他什么都没说,没表态就等于拒绝。拒绝就是反抗!这就让人搞不懂了,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10多天后,真相大白!某一天,司马光在写皇帝日记之余,再次抓到了一好机会。仁宗那天心情好,很适合聊天。那聊什么呢?给他上堂历史课!众所周知,司马大师的历史水平在整个中华民族里绝对能排进前五!他挑了个近的,说唐朝的事。

话说唐朝神武。如宋太祖赵匡胤开创了科举制度里的殿试,从此让天下举子们都成为“天子门生”只为皇帝服务,再不看座师的脸色。可唐朝就有“门生天子”连皇帝都是他们的徒弟!这是怎么回事呢?就因唐文宗一直不立太子,死后被亲近的太监们做手脚,从此随意拥立唐朝皇帝,想让谁当谁就当,想让谁死谁就死。堂堂天可汗的子孙,居然被太监们玩弄于股掌之间!陛下,您想让这种事在宋朝重演吗?

再没犹豫了!皇帝下令司马光立即把选宗室皇嗣的文件送交中书省,把这件事确定下来。这一次司马光也没再推辞,火候到了!

再次来到中书省,他的神情动态再不是一下属,而是一充满着神圣感的天使。他庄严地对韩琦等宰执大臣们说“陛下决意立宗室为皇子,今天诸公如不能及时议定,他日夜半,禁中出寸纸以某人为嗣,那时天下谁也不能违背了”义正言辞,说得也都是实话。现在皇帝身体到了这地步,谁知哪天驾崩?那时皇宫深处,往好里说是皇后、糟点就会是太监,来决定谁是下一任皇帝,难道那时做臣子的有权反对吗?

韩琦等全体宰执大臣一齐躬身施礼,同声回答“敢不尽力”

从这时起,司马光退出了立太子事件。从程序上、从官衔上,他都再没参与的权力。那么转身就走,决不迟延,他留下的是倡议阶段起决定性作用的名声及让全体朝臣都又惊又佩的印象,就如大宋首相韩琦。

你要我配合?我己配合了。可绝不是你所希望的马前卒、小跟班,我

状态提示: 确立国本篇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确立国本篇(2/3) 返回《从陈桥到崖山》目录下一页:确立国本篇(2/3)(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在凡人科学修仙仙笼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天道天骄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山河志异武夫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光阴之外修罗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