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抗日之大上海皇帝第七九三章 银行保密法(2/2)

文/最后的烟屁股
抗日之大上海皇帝 | 本章字数:1647 抗日之大上海皇帝txt下载 | 抗日之大上海皇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明末之草原为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南宋之帝王大业烟冥望阡陌大清第一纨绔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都市尖兵大时代1958抗战之烽火燃血
有关系吗?如果是刑事案件需要调查银行方面的客户信息,基本上也只能作为一个寻找线索的途径。只要法律规定调查人员可以调查,但从银行方面获取的信息不能作为证据,这样虽然有点违背了银行保密法的原则,但是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偿!”

东方霸皱眉道:“怎么补偿?”

“规定国家权力机关可以调查嫌疑人的银行账户,获取的信息却不能作为证据。而且任何权力机关和银行方面都无权冻结当事人的银行账户,也无权提取账户里的资金!这样一来,即使犯罪嫌疑人被抓,并被判有罪,但他们的钱都是安全的,没有人任何人可以取走!即使罪犯被判死刑,他们还可以将账户密码告诉自己的子女,钱还可以留给后代。银行只要保证客户的钱是安全的,就是对客户最大程度的负责!”

东方霸听了这个补偿措施之后思索良久,也许这个办法是最好的,就连瑞士银行都做不到这一点,二战结束后,瑞士银行家们见纳粹德国不行了,那些精明的银行家当即就冻结了纳粹在瑞士银行的账户。那些钱也都成了银行家自己的钱。

如果采用这个意见,并写入法律条文当中。那就说明只要客户将钱存入了银行,就没有任何国家和权利机关能够冻结客户的账户,在不知道账户密码的情况下都不能取走账户里的资金,还有什么保密制度比这个更加让人放心的?客户甚至还可以自己制定取款方式,比如说用信物、暗语、指纹,或者是血缘、基因作为取款密码。

东方霸点了点头就宣布散会了,下午又把陈光甫找了过来,两人商量了很久,最终才达成一致的意见。

陈光甫很快就向议会提交了申请《华泰国银行保密法》的提议书。并附上详细的条文内容。

让东方霸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法律面世非常顺利,不过想想也是,但凡是社会上层人士,谁没一点见不得光的东西又或者是钱呢?

这个法律的出现能够吸纳足够多的存款,但是也给华泰国本身带了很大的弊端,这种情况是可以预见的。因此政府方面立即制定了相关的规定,规定现任的官员、公务员和以后公务员上岗之前都必须经过一年的思想政治学习、职业操守守则学习,全面灌输廉政理念,争取最大程度的降低这部法律带来的危害。

《华泰国银行保密法》规定:任何从事金融、银行业的职员都有为客户保密的义务,违反职业保密法将被判处八年有期徒刑和十万龙币的罚款。

只有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条件下,比如恐怖主义、分裂、颠覆国家政权、刺杀国家元首、高级官员、高级将领的情况下,银行保密法才不具备法律效应。而逃税不属于例外条款(只对外国公民存款有效,本国公民的存款无效)。

原则上不向其他国家提供法律支持,除去银行保密法规定的例外条件,不论客户是否犯罪,银行保密法都将有效。

本国权利机关有权调查银行客户账户信息,但所得结果不能作为呈堂证供,包括本国权利机关在内,任何国家和组织都无权冻结银行客户账号,在没有密码的情况下任何国家和组织、个人都无权提取银行客户账号的存款,如果客户犯罪,无论身在本国还是其他国家,都不能将存款转移到国外,只能在本国提款、使用。

银行方面的保密制度还规定,客户可以自己向银行方面申请冻结账户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无限期延长,在其他人即使知道账户密码的情况下也无法提取存款,在账户冻结期间,即使客户自己也无法提款(这是防止客户被人挟持、威胁而特意制定的制度),客户如果被人威胁,可以向银行方面申请保护。

这部法律和银行方面的保密制度一经面世就发挥了无法想象的吸金能力,全世界灰色收入、合法收入都大量涌入华泰国各家银行,这部法律比瑞士的银行保密法的法律效力更加宽广,瑞士银行保密法的法律效力要小得多,比如犯罪活动就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华泰国的银行保密法却规定即使是犯罪活动都有法律效力,仅仅这一条就能吸引无数的客户来存款。

随后各国都发现自己国家的银行中少了很多存款,而这些存款被取走之后都转入了华泰国银行,连瑞士银行的业务也遭到了惨重的打击,不过瑞士银行现在想反击都没办法,德国虽然没有在瑞士境内开战,但是瑞士现在处于德国的包围之中,而华泰国虽然不是中立国,却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其他国家就算想对付华泰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客户把钱存在华泰国的银行要安全得多。


状态提示: 第七九三章 银行保密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七九三章 银行保密法(2/2) 返回《抗日之大上海皇帝》目录下一章:第七九四章 在美国背后捅上一刀子(快捷键→)

推荐阅读唐人的餐桌红楼之挽天倾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神话版三国大明话事人我在现代留过学北宋穿越指南机战之无限边境军工科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北朝帝业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