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章献明肃皇太后第465章:皇后临朝(4)(2/3)

文/十里木樨林
章献明肃皇太后 | 本章字数:1922 章献明肃皇太后txt下载 | 章献明肃皇太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明末之草原为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南宋之帝王大业烟冥望阡陌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清第一纨绔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都市尖兵军工科技大时代1958
遭到正直之士的反对,寇准对他诌主媚君十分痛恶。丁谓于是怀恨在心,千方百计罗织罪名极力排挤。天禧四年(1020年),将寇准赶出朝廷,被贬为相州(今河南安阳)知州,后又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

乾兴元年(1022年),丁谓又勾结宦官雷允恭修改“诏书”,把宋真宗病死归罪于寇准,再将他贬为雷州(今广东海康),最后客死贬所。

丁谓趁机将朝中凡是与寇准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

三、利用迷信,愚弄皇帝。丁谓自称是神仙丁令威(神话人物)的后裔,在自家的园林里特建有仙游亭、仙游洞,每天“晨占鸣鹊,夜看灯蕊,虽出门归邸,亦必窃听人语,用卜吉兆”。他好言仙鹤,任玉清昭应宫使时,每次醮祭,即奏报有多少多少仙鹤舞于殿庑之间,被人讥为“鹤相”。

宋真宗到亳州谒太清宫时,丁谓特献白鹿一头、灵芝9.5万只。宋真宗从泰山封禅回到充州时,丁谓将当地小孩子玩的一只小乌龟,指为瑞物献给皇帝,并载入史册。

丁谓操纵女道士刘德妙,拿家里养的一只乌龟说成是老上君化身,亲自作赞颂。

丁谓相貌不佳,生一双斜眼,张目仰视,好像是个经常饥寒的人,相面的说他是“猴形”。

小时顽劣,多亏有位姓郁的老先生对他严加管教,使他学业有所进步。后来,丁谓去拜访郁先生时说:“自己少时狭劣,多亏先生教诲,痛加夏楚,使某得以成立。”郁先生死后,丁谓还特地派人处理后事,“为棺殓葬,埋之物甚厚”。

年轻时丁谓与孙何最为友善,同以才名著称,人称“孙丁”。他俩曾一同以文章拜谒当时担任长洲县令的著名文学家王禹偁。

王县令看了他们的文章十分惊奇,大加赞赏,认为“自唐韩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当即赠诗云:“二百年来子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丁谓登进士科,列第四名。

有人说丁谓是一代名相,有的说他是一代佞臣。

总的来说,说他毁誉参半似乎评价过高了,他的毁应该多于他的誉。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的才。王禹偁就曾赞赏“自唐韩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并赠诗云:“二百年来子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

丁谓虽才智过人,然而心术不正,做事“多希合上旨,天下目为奸邪”。

他与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珪都以奸邪险伪著名,人称“五鬼”。

宋真宗赵恒相信迷信,丁谓极力迎合,以神仙之事启迪皇帝。景德四年(1007),宋真宗听信王钦若造作“天书”,准备举行泰山封禅等事。不久,王诈称京师、泰山“天书”下降,为此特改元大中祥符。起初,因朝廷内库经费短缺,封禅之事未定。一天,宋真宗问丁谓:“封禅经费有没有问题?”丁谓回答:“经费足够,大计有余。”

宋真宗听了便决定封禅泰山,诏丁谓为计度泰山路粮草使,负责所有经费。他先以三司名义向朝中内库借银10万两,又命各州献钱贡物,于十月以前集中到泰山下。封禅队伍数千人,浩浩荡荡。封禅结束,又到曲阜祭祀孔子。这次封禅活动,耗费钱财800余万贯。丁谓曾修编《封禅记》。

宋真宗要在宫城营建玉清昭应宫,左右近臣上疏劝谏。真宗召问,丁谓回答道:“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宫奉上帝,而且用来祈皇嗣。群臣有沮陛下者,愿以此论之。”从此便无人再敢劝谏。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命丁谓为修玉清昭应宫使,又加天书挟侍使、总领建造会灵观、玉皇像迎奉使、修景灵宫使、天书仪卫副使,还曾奉旨摹写天书刻玉笈。丁谓做这些事可谓是尽心尽力。玉清昭应宫计3600余楹,原估计二十五年建成。丁谓征集大批工匠,严令日夜不停,只用了七年时间便建成,深得皇帝赞赏。赐宴赋诗以宠其行。

丁谓不顾国家与百姓的利益,一味迎合皇帝,并给皇帝出坏主意,自然会遭到正直之士的反对,名臣寇准对他谄主媚君尤为痛恶。于是,丁谓罗织罪名极力排挤,寇准被罢相贬官。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刘太后将丁谓的人品回味一番,立即下诏;雷允恭被诛,丁谓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司户参军;四个儿子全被降黜。

丁谓贬官至死共计十五年,在崖州三年多,在雷州五年多,在道州近四年,在光州大约三年,其“流落贬窜十五年,须鬓无斑白者,人服其量。”

明道年间(1032——1033),授以秘书监致仕,准许定居光州(今河南省潢川)。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丁谓被罢相,可是他的才情却不会被人遗忘。

真宗年间的一个秋天,皇上在开封府太清楼设宴款待群臣。

酒过三巡后,真宗对杯中酒突然来了兴趣,问道:“各位爱卿,可知开封府内何处的酒最好?”

宰相寇准站起身回道:“回万岁,‘南仁和’的酒最好,如今万岁正是用此酒宴请群臣的。”

真宗点了点头道:“正是!但不知哪位爱卿知道,李唐时期一升酒是多少钱呢?”

一时间在座群臣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哑了声。真宗不高兴了。

“万岁!”这时角落中站起一人说道,“臣知道,李唐

状态提示: 第465章:皇后临朝(4)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465章:皇后临朝(4)(2/3) 返回《章献明肃皇太后》目录下一页:第465章:皇后临朝(4)(2/3)(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祖父是朱元璋国潮1980唐人的餐桌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雏鹰的荣耀藏国神话版三国我娘子天下第一北宋穿越指南我在现代留过学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红楼之挽天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