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第478章 Y系列受体大突破!(求订阅)(3/4)

文/肥美的韭菜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本章字数:2019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txt下载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快穿女主真大佬末世鼠辈九公主她又美又飒阴间公务员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爱不需要理由穿成太后只想咸鱼最强末世进化我在末世求生记异界之我是太阳神末世修行快穿:女配又苏又甜
会想去水文章呢。

看完魏老师发过来的文献,许秋又去wos网站上查了一下自己的几篇工作,现在已经到了2月份,应该会更新一次文章的信息。

结果发现,pce11给体的am文章,也就是许秋第一篇大满贯的文章,现在已经失去了热点文章的小火苗标识,不过仍旧保留了高被引的小皇冠。

这也很正常,毕竟pce11材料的结晶性太强,和富勒烯受体适配度还可以,但和大多数非富勒烯体系的适配度不高。

而现在时代已经改变了,富勒烯对有机光伏领域长达近20年的统治已经结束,pce11也就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itic受体的am文章,热点文章和高被引的标识均存在,而且被引用次数已经成功突破100次,达到了168次,被引用次数增长的非常快。

这主要是因为近期非富勒烯相关的文章呈现井喷态势,光i一二区的文章,在这一个月里就有近30篇被发表出来,如果算上魏兴思没有检索到的i三四区文章,这个数量只会更高,可能会超过50篇。

而现在发表的有机光伏领域文章,大多数都和itic相关,因此基本都会去引用许秋最早发表的itic文章。

另外,itic相关的《焦耳》综述,以及idic-4f受体的《自然·能源》的文章,均被评为章,获得了小火苗和小皇冠标识。

同时,这两篇文章的实时被引用次数也均超过了两位数,增长速度同样非常的快。

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现在许秋和魏兴思已经成为了有机光伏领域的领军人物,发表出去的文章被其他课题组关注并引用的可能性非常高。

就算其他作者只从功利性的角度来考虑,如果发文章不章审稿的时候被发到了魏兴思这边,那不就尴尬了……

毕竟,不同审稿人的意见,在期刊编辑那边也是不同的,像是现在的魏兴思课题组审有机光伏领域的稿件,如果给出一个拒稿意见,基本上这篇文章就凉凉了。

把几个新出来的小火苗和小皇冠截图保存下来之后,许秋关闭了wos的网页。

几天后,模拟实验室中传来了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

那就是经过一系列的侧链调控,最终诞生了三个效率突破17的二元单结体系。

对应的受体材料名称分别为y15、y18和y20,它们与j4给体材料结合制备出来的器件,最高效率分别可达17.17、17.02和17.40!

最佳体系j4:y20的效率,甚至反超了之前《科学》文章中叠层器件的最高效率17.36!

具体来说,y15、y18、y20都是对y14进行侧链调控而得到的材料。

在初始y14材料中,tt单元上的侧链为直链的十一烷基(c11),也就是十一个碳原子的直链饱和烷烃,氮原子上的侧链为2-乙基己基(eh),也就是8个碳原子的支链状饱和烷烃。

首先,y15材料。

它相比于y14材料,仅更改了tt单元上的侧链,变更为直链的壬基(c9),也就是九个碳原子的饱和烷烃,氮原子上的侧链保持eh不变。

y15体系器件性能获得小幅度的提升,许秋简单分析后,将其归因于“缩短侧链让受体分子堆砌更加容易实现,进而提升材料的电荷迁移率”。

当然,实际上影响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这是一个多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平衡结果。

比如,许秋还合成了y16材料,它相比于y15材料,进一步缩减tt单元上的侧链,变更为直链的庚基(c7),也就是七个碳原子的饱和烷烃,氮原子上的侧链保持eh不变。

y16与j4材料共混后的器件性能,只有12.68。

相较于y14体系16的效率,和y15体系17的效率,y16体系效率下降幅度非常大。

y16性能缩水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侧链太短,导致材料的溶解性难以保证,比如y14和y15在常温条件下,可以配制15毫克每毫升的氯苯溶液,而y16需要加热到80摄氏度以上,才能配制出同样浓度的溶液;

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侧链太短,导致分子堆砌的太过容易,giwaxs结果中,y16材料的结晶信号明显强于y14和y15,这就使得y16材料的结晶性太强,难以与j4给体材料实现有效的共混,共混形貌较差。

其次,y18材料。

它相比于y14材料,仅更改了氮原子上的侧链,将其变更为了2-丁基辛基(bo),也就是12个碳原子的支链状饱和烷烃,tt单元上的侧链保持c11不变。

dft模拟分析结果表明,y14材料的分子骨架具有15度的扭转角,共平面性较差,而y18材料分子骨架的扭转角只有5度。

因而,许秋将y18材料性能的提升归因于“y14材料tt单元上的eh侧链空间位阻比较大,使得y14分子骨架共平面性较差,影响其电荷输运性能”。

最后,y20材料。

它综合了y15和y18的优点,既将tt单元上的侧链,变更为直链的壬基(c9),又将氮原子上的侧链,变更为2-丁基辛基(bo)。

最终,y20材料表现出器件性能上的突破,以及1+11的结果。

除了成功跨入17俱乐部的y15、y18和y20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失败”的y系列材料,比如刚刚的y16材料就是一个例子,直接扑街到了12。

这也表明,侧链的细致调控,对于y系列材料最终器件性能的影响还是非常关键的。

从这一点来看,y系列材料的调控过程和当初pce11材料的调控非常的像,也都是主要针对于侧链

状态提示: 第478章 Y系列受体大突破!(求订阅)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478章 Y系列受体大突破!(求订阅)(3/4) 返回《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目录下一页:第478章 Y系列受体大突破!(求订阅)(3/4)(快捷键→)

推荐阅读九公主她又美又飒我也是异常生物系统炸了,我成了系统港综世界的警察裂天空骑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最强末世进化天命神算离柯南远一点机战:从高达OO开始电磁暴君星辰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