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平安传第三百三十四章 皇帝驾到(2/2)

文/西风紧
平安传 | 本章字数:1230 平安传txt下载 | 平安传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大时代1958醉枕江山都市尖兵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我祖父是朱元璋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南宋之帝王大业明末之草原为王超级兵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被赐座。接着马车就缓缓启动了,又慢又稳。

突然两人单独在一个空间里,张宁倒感到有些尴尬,因为和这个老头一点共同话题都没有,彼此又不熟。倒是朱允炆坐在对面饶有兴致地上下仔细打量着张宁,一面摸着胡须一面还微微点头。有血缘关系的人,确实大多都有一种“神似”,从五官和面相能瞧得出来……前世人口已达六十亿之多,除了亲戚张宁就没见过谁和自己长得像。

张宁正想找个恭敬的话题说几句话,忽然远处一阵炮响,把冷场的尴尬遮掩过去了。他忙道:“城头的弗朗机炮齐射,这是军中将士以表对皇上的敬意。像鞭炮一样,不过比鞭炮更有声威。”

“好,好。”朱允炆点点头,依然很淡定,根本没有被炮响吓到。

这时张宁便轻轻拉开车窗上的卷帘,路旁的情形顿时把朱允炆也吸引住了。

那是卫队训练后充当的仪仗队,和皇帝威严又繁琐的仪仗不同,朱雀军的仪仗队又别有一番风景。百余人站成笔直的两排,其队列之整齐,在这个时代绝无仅有。卫队将士头戴方巾,穿着是青色军服和白里衬,下|身是灰色裤子和皂靴,有别于一般将士的青色外服更显得稳重严肃,同时让白色的里衬更突显出整洁之感。

如果这不算稀奇,那白手套肯定是明代仪仗的首创。一个声音喊道:“举剑……向皇帝陛下、行礼!”突然“啪”地一声,全队将举起了手里的崭新佩剑,白色的手套在空中划出整齐的轨迹,接着众军同时抬起左手平举,抬头挺胸注视着皇帝车驾的方向。朱雀军的独特军礼是左手,因为右手常常要拿武器。

“奏乐!”一阵悠扬的笛声奏响,空灵而显肃静,古筝才随之奏响旋律。与宫廷中昭之乐比起来,军乐气势有些不足,但其悠长感人的旋律却也动人视听。

张宁看到这场面,眼睛里微微露出一丝得意之色。这种礼仪和组织严密度,是文艺复兴后才逐渐发展出来的表演,在此时表现出来十分有震撼感官,只看建文十分有兴趣地聚精会神观看就知道了。

张宁要让建文帝知道,请他出来当皇帝,下面的基础不是草头班子……光看路边一百多号人的仪仗队,这份整肃是未经开化的山民或是举杆造反的起义军能拥有的气质吗?

这时朱允炆指着队伍前侧的一个站得一丝不苟的青年问道:“那是周忠罢?”

“回父皇的话,正是周将军之子周忠。”张宁答道。

建文回头道:“朕差点认不出来了,不错,很精神,虎父无犬子。”

张宁微微弯腰肯定,心道这句话自己也是说过的。他说道:“周梦雄目前在常德,掌武昌营近万人,治理常德府、辰州府、长沙府诸地。”

建文听罢脸色很好,那周梦雄本就是跟随他从南京逃亡出来的忠臣大将,现在得到重用总之是一个好兆头。张宁也很希望建文感受到自己的诚意,往后是需要相互联合的。

军乐奏完,仪仗队跑步来到车队的前方,代替了骑兵为车驾开道。这队青壮人马没真正打过仗,作战或许不行,但队列是重点训练的,齐步走起路来整齐划一,十分有气势和观赏性。

靠近城门后,只见城内外围满了百姓,武昌恢复秩序之后人们的围观爱好又表现出来,军民百姓都在道旁想看看皇帝的威仪,一时热闹非常如同过节一般。前面开道的仪仗队青壮军士也沾光大出风头,让那姑娘小媳妇们大饱眼福,脸都看红了。


状态提示: 第三百三十四章 皇帝驾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百三十四章 皇帝驾到(2/2) 返回《平安传》目录下一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欲念(快捷键→)

推荐阅读国潮1980我祖父是朱元璋大唐腾飞之路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我的公公叫康熙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谍影:命令与征服满唐华彩神话版三国大明话事人机战之无限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