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第846章 中国已经崛起(2/2)

文/江山不落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本章字数:1228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txt下载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之神级败家子满唐华彩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红色莫斯科大唐腾飞之路都市尖兵皇族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布衣枭雄战场合同工烽火小兵宛若幻梦

而且张汉卿铁了心是以军级与日军师团比较,则大炮数量上升为378门,重火力的差距即为7倍强。

日本甲级师团28200人,乙级师团24400人,丙级师团只有15500人,至于搭班子组成的丁级师团就没有比较的必要了。人民军1927年整编的军有50059人,以日本甲级师团来比也是2倍,中国大优。

以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再组建100个这样的军亦不是难事,但是日本就不敢说此大话。所以单以陆军人数、装备上的优势看,中日也不是一个档次。

重兵器如此,单兵装备,中国军人比较日军也不逊色。

日军主要使用6.5毫米口径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俗称“三八大盖”,它具有精度好、射程远和枪身长利于白刃格斗的优点,却也有口径小、杀伤力差的弱点。正史上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在上世纪20年代曾一度仿造该枪,部队拿到后却反映其杀伤力小而不喜欢。

从清末起,中国军界大都看中德式7.92毫米口径枪械。历史上最早大批量装备的步枪便是毛瑟枪的改进型----“汉阳造”:1935年南京政|府根据德国顾问建议,以德式ka

98毛瑟步枪为标准统一全军,除外购外在国内仿造为“中正式”(连同kat98一同称为“七九”枪)。

此种枪在二战中也一直是德军主要装备。

参加过抗战的老人大都知道,“七九”枪的伤口进去的眼小,出来能带出一块肉;6.5毫米的“三八大盖”不仅口径小,且因弹道设计缺陷造成“进去多大眼,出来多大跟”。当时人们戏称:“用三八枪打中鬼子,过几天鬼子又回来了”、“三八枪打中抗日战士,养几天伤继续抗日”。

日军也深感三八枪威力小,到1939年时终于研制出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性能与德国ka

98式相当,却因生产能力所限,只优先装备关东军和后来的南方军精锐师团,中国关内战场的“支那派遣军”还多继续装备“三八”式。

此一时空,毛瑟步枪提前成为人民军步兵标准枪械,在对日比较单兵武器上先下一城。在作为轻武器支持的机枪上面,人民军主要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通用德式7.9毫米弹)性能也远好于日式的称“歪把子”机枪(大正十一年制,即1926式)。

原因是日军的这类机枪供弹不畅,加上通用的6.5毫米子弹杀伤力不足。在重火力方面,日军的重机枪为九二式,使用7.7毫米口径子弹,耐寒性好,缺点是靠弹板供弹操作不便且易卡壳;

而人民军对使用马克沁式重机枪十分有心得,认为其除需水冷这一麻烦外,可靠性要优于九二式。

综合来看,日本陆军已经被中国拉下一个档次。这是中国重陆轻海的国情决定的,也是现实的需要。没有陆地的稳固,何谈海防?

当然,日本没有看得起孱弱的中国,在亚洲近邻没有一个有拿得出手的陆军实力,是其不重视陆军装备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当面对英美等海上强国时,他便与时俱进了。这说明,对手的实力真的会影响你的水平。

除猪一样的队友会拖累你之外,羊一样的对手也会让你的狼性下降。

从数字的简单对比也能看出,当昏睡的中国被人民党武装到头脑时,焕发的力量是何等的惊人!一海之滨的中国已经崛起,诸君为什么还用老眼光看问题呢?


状态提示: 第846章 中国已经崛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846章 中国已经崛起(2/2) 返回《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目录下一章:第847章 敢为天下先(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腾飞之路北宋穿越指南我在现代留过学机战之无限边境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左舷大明烟火红楼之挽天倾汉世祖我的公公叫康熙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我娘子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