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宋桓帝第16章 良将忠臣(2/2)

文/温毅阳
宋桓帝 | 本章字数:1323 宋桓帝txt下载 | 宋桓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明末之草原为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南宋之帝王大业烟冥望阡陌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清第一纨绔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大时代1958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超级兵王
出,貌似憋了一肚子委曲的两位当事人,很快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揪起了对方的小辫子。

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赵桓没劲多大功夫便摸清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数日前梁方平率部开赴浚州,的确像史书里描述的那样,整日与部曲饮酒作乐。别人都以为他不为之备,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固守城池,只有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真正任务是什么。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郭药师那厮居然日夜兼程三百里,突然在某天拂晓前从天而降,一下子把捉杀军七千人马给整懵了。

梁方平当即立断,自己亲率一队牙兵快马加鞭赶回去向官家奏报敌情,却把本军最高指挥权假节给了韩世忠。

韩世忠只是第二将的管将,按理说应该由序位第一的亲兵管将接手本军最高指挥权。

孰不知梁方平这个久典军权的大珰权阉比较狡猾,他自认既非孔武有力之徒,又没有血亲之人在身边帮衬,很是担心被牙兵亲随架空,是以压根儿没设第一将的管将,而是亲自辖制其下的副将、准备将、训练官等将官。

这样一来,除了主帅之外,韩世忠就成了位阶最高的本军偏裨将佐,再加上老韩此前一直作为梁方平的得力干将,辅佐其四处剿贼平叛,因此在捉杀军中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知名度归知名度,个人威望却是另外一码事儿。

泼韩五临危受命之后,不光同级别的其它管将不服,就连第一将的副将、准备将、训练官和部将也不服,他们自恃是主帅的心腹亲信,公开带头违逆韩世忠的节制。

最终的结果就是,梁方平前脚刚走,捉杀军后脚就乱成了一盘散沙。

金军前锋郭药师部甫一在浚州地界露头,捉杀军七千人马便疯狂向南逃窜,一直跑到黎阳的三山浮桥才渐渐止住溃退之势。

韩世忠指挥不了兄弟部队,只好率领本将人马替他们拒敌断后,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当时除了跟着不停地跑,其实也干不成别的什么事了。

第二将赶到三山浮桥的时候,南岸的兄弟部队已经开始焚毁渡船了,而郭药师的两千精骑咬得特别紧,几乎与第二将人马前后脚抵达黎阳河津渡口。

韩世忠没敢恋战,立刻指挥麾下部众急速上桥,仓惶之中虽然将大部分人马都安全撤退到了南岸,却没办法将北岸的浮舟全数尽毁,就此给虏寇留下了可乘之机……

“师败退兵,古亦有之。”

赵桓没有听完他们将帅之间的对质,很快便得出了结论:“朕都听明白了,梁节使并非资敌内奸。至于韩将军,非但无罪,断后拒敌,立有大功!”

皇帝金口玉言,等于直接给三山浮桥案盖棺论定了。越王和李纲本想借机将梁方平送上断头台,当下直噎得大眼瞪小眼,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梁方平吐沫星子乱飞,正拼尽全力诿过于人,听了官家这一论断,先是为之一怔,旋即如释重负一般暗自长吁了一口气。

韩世忠不是能言善辩之徒,几番口舌轮战下来,已经被老上司挤兑得几无立锥之地。

其实他老早就想好了,大不了丢官罢职下大狱,就算是砍脑袋,要是眉头皱上一皱,俺就不叫泼韩五!

本来死的心都准备好了,却突然听说自己非但无罪还有大功,韩世忠起初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不过很快就对眼前这位英明睿智的年轻新皇帝产生了好感,恨不得跪在地上呯呯呯叩几个响头,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激动和感恩的心。

“但是……”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际,赵桓突然话锋一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犯吾法者,惟有剑耳!”

他说着,伸手把身上的御制佩剑摘了下来,咣当往堂下一掷,厉声喝道:“公然违逆圣命,擅自羁押传旨钦使。梁方平,你可知罪?”


状态提示: 第16章 良将忠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6章 良将忠臣(2/2) 返回《宋桓帝》目录下一章:第17章 杀人诛心(快捷键→)

推荐阅读国潮1980北朝帝业我祖父是朱元璋唐人的餐桌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雏鹰的荣耀藏国神话版三国我娘子天下第一北宋穿越指南我在现代留过学大唐之最强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