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青云记第十七章 监察(2/2)

文/林南1
青云记 | 本章字数:1204 青云记txt下载 | 青云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大时代1958都市尖兵醉枕江山红色莫斯科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南宋之帝王大业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超级兵王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明末之草原为王
p>

“是,那母后好生歇息,儿臣告退。”

西暖阁。

启元帝重重地一拳捶在案几上,脸色阴得吓人。外面的天气虽然有些回暖,但启元帝却感觉身上有些凉飕飕的。

外间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钱海的声音响起:“皇上……”

“什么事儿!”启元帝不耐烦地吼道:“不是告诉过你了,没什么重要的事儿别来烦朕!”

“是……”钱海的声音更低了,小心翼翼地禀道:“皇上,方才有人来报,杜大人回来了……”

“啊?”启元帝紧走几步拉开了槅门:“人呢?还不快去宣召!”

钱海垂着眼睛,束着手细声说道:“回皇上,已经着人去请了,现在大概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嗯……”启元帝这才有些气顺了,慢慢地转过身,在软垫上坐了下来,钱海见状,忙轻手轻脚地关上了槅门。又过了一阵,外面脚步声响,转眼间已经进了外间。启元帝问道:“是杜宁吗?”

“回皇上,正是微臣。”

启元帝拉开槅门,说道:“快进来吧,免礼!”随后转头冲着钱海吩咐道:“带他们下去吧,有事儿朕会招呼你的。”钱海知机地应了一声,随后退了出去。

启元帝转回身带上槅门,这才打量了下杜宁。多日不见,杜宁脸上更显瘦削,面目黑中透红,头发和胡须上都是灰蒙蒙的一片,身上也盖着一层浮尘,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刚从土里爬出来的……

“事情办得如何?”

“回皇上,微臣奉旨出京,暗中增派人手,按照皇上所说秘密监察。根据密报显示,诸位藩王虽然平日不拘小节,偶有不法之事,但北疆战事前后,倒不曾有什么大动作。”

“哦……”启元帝闻言松了一口气,点点头,说道:“朕也相信,大部分的藩王对朝廷还是有些忠心的。那……那几个……”

杜宁知机地说道:“蜀王向来仁厚谦和,与民为善,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对蜀王也赞誉颇多;平王坐镇南方,兵马钱粮虽有调动,但都是应对边防之策,应属正常调动……”

“吴王呢?”

“吴王……吴王近期倒是动作频频,兵马、粮秣俱有准备,但臣以为……一来沿海时有盗匪滋扰,近期尤为猖獗,吴王宣称剿匪之说……也不无道理;二来,臣听说吴王曾经上过一道奏折,奏请出兵北伐……”

“哼!”启元帝沉默了一会儿,平息了情绪,缓缓说道:“如此说来,你觉得……他们暂时还算安稳?”

“呃……”杜宁闻言沉吟了一下,低头答道:“若是目前看来,臣以为……是!”

启元帝没有说话,只拿眼打量着杜宁,好一会儿之后,才轻轻呼出一口气,缓缓说道:“不是朕不相信他们,朕也不想在背地里弄这些事儿,可……朕实在是没有办法啊!”杜宁低了头没有接话茬,启元帝又道:“朝廷内外,正是多事之秋,北疆正值战时,若是其他地方再出事端,那举国上下必定人心惶惶……朕,是不得不防!”

杜宁躬身说道:“皇上此举,乃是为百姓计,为朝廷计,为千秋大业计,即便是心所不愿,也只能如此……”

“是啊!”启元帝叹道:“可是有些人却不这么看。”启元帝神色一寒,说道:“眼下这么多双眼睛在暗处盯着朕,着朕呢!这消息也是遍地都是,真的假的都在飞。就连朕这皇宫里头,也有人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

杜宁闻言心中一惊:“皇上!”


状态提示: 第十七章 监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七章 监察(2/2) 返回《青云记》目录下一章:第十八章 初生之犊(快捷键→)

推荐阅读红色莫斯科国潮1980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我娘子天下第一军工科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楼之挽天倾迷踪谍影雏鹰的荣耀我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