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汉大忽悠帝第613章 水军现身入海口(2/2)

文/郑端木
大汉大忽悠帝 | 本章字数:1639 大汉大忽悠帝txt下载 | 大汉大忽悠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一灯如豆大唐风华路冒牌韩信振兴东汉穿越者的明末生活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回到古代当皇帝纨绔子弟变形记穿越之江山秀色赘婿之最强王者罗马奴隶主大明天启帝
其实是广陵距离海边最近的一地,由名字便可以看的出它的主要作用。黄忠率部就是由这里登陆的,与当初奇袭朐县,如出一辙。陈登之后,继任的广陵太守张纮得知消息,想要立刻调集兵马,将黄忠赶回海里,但是从事袁绥却说,此事不妥。

此前关于广陵的布防,是由太守张纮坐镇广陵城,准备迎战北朝的水军,而“破贼将军”虞翻则在淮阴,率军对抗淮水对岸的三十一师臧霸。这样的布防也是经过周瑜认可的。然而,也不知道是周瑜没想透彻,还是大家都没预料到,北边那些人,说好的是“水军”,咋还偷偷登陆了呢?

张纮说,我如果不速速出兵,任由黄忠在盐渎站稳脚跟,他必然会去攻击淮阴,切断虞仲翔的后路,再与臧霸联合,两面夹击,届时虞仲翔岂非危矣?

袁绥说这倒不然,黄忠想要攻击淮阴,必须先拿下射阳,想来“虞破贼”在射阳必然会做一番安排。倘若我们调动兵马,贸然去救,届时海上管亥再全力来攻,而我军又兵力空虚,那才是中了敌人的毒计。

果不其然,随后不久张纮便先后收到了周瑜与虞翻传来的消息,一个要张纮不可轻动,另一个则是向张纮报平安,直言不需救援。

原来盐渎这个地方,处于广陵城的东北,又是淮阴的东南,距离两地差不多都是二百多里,相对于没有多少平地的南方来说,这里可算是“地广人稀”了。说白了,一个制盐之地,除了有盐,别的可以说要啥没啥,但是盐这个东西,平时必不可少,真要是打起仗来,也不能拿它当军粮啊。

所以说,黄忠在盐渎是不会久留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去攻击淮阴,但是淮阴与盐渎之间还隔着一个射阳。而这个射阳,最大的特点就是……低!平时看着倒像是一块好地,土地肥沃,也适合长粮食,但是一到多雨季节便容易形成水涝,洪水久滞不退。之前陈登任广陵太守,还专门在这里兴修水利,建造堤坝,挖掘池塘。

然而,后来陈登“奉命叛逃”,丢下一些烂尾工程,不仅不能利好百姓,反而留下巨大隐患,“射陂”便是其中之一。所以现在的射阳,可以说一道天然的屏障,也是一个巨大的陷进,因为虞翻早就命人在“射陂”筑坝蓄水了。

果然不出所料,占住盐渎没多久,黄忠便整顿兵马,率军而出。然而又出人意料的是,眼瞅着黄忠的兵马就要朝着射阳来了,走到半路之时,突然调头,全速南下。

难道他们是想打广陵,与海上的船队一起水陆夹击?

不好!

他们的目标一定是海陵!

…………

话说广陵城东,靠近海滨,还有一座海陵小城,原本就在大江入海口的最前沿,是用来观察海情,防范海贼的,类似于一个军镇。假如是从海上攻击海陵,那么它会有一系列的防御措施,别看城小,想要啃下来也没那么容易。可是如果是从陆上,从背后突然攻击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张纮又想救援海陵,偏偏管亥每天都会派两三艘“皮皮虾级冲锋舰”前来“侦察敌情”,并且十分嚣张,十分嘚瑟。张纮派人迎战,“皮皮虾们”噼里啪啦,乱放床弩,人少了打不过,人多了,“皮皮虾们”调头就跑,偏偏还追不上。有时张纮不派人出战,“皮皮虾们”甚至都敢冲到广陵水寨的大门前,往里边丢几颗石头疙瘩、霹雳弹。

之前梅乾带队前去刺探敌情,试探敌军的实力,结果到最后都没能逃跑成功,就是被这种“皮皮虾级冲锋舰”追上给打掉的,逃回来的小船一共也没几艘。而今又被“皮皮虾们”追到门口,“强势侦察”,一想到随后就来的水军舰队,张纮怎敢再分兵救援海陵?

不仅如此,张纮还急忙联络了大江对岸的吴郡太守周尚,请他向丹徒增兵,与自己共守大江两岸,试图左右夹击第一水军。

然而,等到周尚这边有了回应,调拨好船只、兵士之后,不仅仅“皮皮虾们”消停了许多,就连后边的水军舰队也撤退了,好像不愿意和张纮玩了似的。等到各路消息,接连传回,张纮气的拍案而起,因为海陵已经丢了。

再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气的。

黄忠攻下海陵之后,与管亥重新兵合一处,然后便就着海陵原有的防御体系,大肆修建起了水寨。想想也是,就算第一水军的舰船再牛叉,也不能总在海上漂着吧?必须得有一个能够落脚的根基,对吧?

广陵、海陵,俱在江北,两军的水寨大营相聚仅有百十余里。原本张纮一直想着,如何防止敌人进来,现在可好,好像是自己被人家堵着大江口,出不去了……


状态提示: 第613章 水军现身入海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613章 水军现身入海口(2/2) 返回《大汉大忽悠帝》目录下一章:第614章 徐盛刺探盐渎城(快捷键→)

推荐阅读三国之从大都督到皇帝唐人的餐桌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楼之挽天倾大唐李承乾大国军舰嚣张药妃:误落邪王婚床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我在大明长生久视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亮剑:让你发展,你带回一个师?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