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明第一臣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头上砍去(2/2)

文/青史尽成灰
大明第一臣 | 本章字数:1165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满唐华彩大唐风华路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布衣枭雄三国之帝皇战庶子权臣武灵战国假太监:从坤宁宫走向宏图霸业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贞观楚王八零娇妻奋斗生活
传给长房长孙,那就有八个孩子需要一百六十亩永业田。

除了上一辈的四十亩之外,还要从朝廷讨要一百二十亩。

可是到了这时候,朝廷拿不出一百二十亩永业田,没有多余土地了,这个均田制也就崩溃了。

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另外一家,他们运气太差,生不出这么多男丁,结果第三辈只有一个男丁,这时候朝廷理论上就能从这家收回一些永业田,拨给人丁多的那家。

可问题是谁愿意白白把自家的土地交出去吗?

一定会想各种办法,拒绝上交土地。

再有,进入太平盛世,人口滋生,土地肯定是不够用的。

到了那时候,就如李善长所讲,人丁滋生之后,别说什么永业田口分田,任何一个人家,分到了土地之后,就死也不会松手,除非活不下去,才会卖命根子!

这时候官差衙役还想收回土地,按照人口平均分……完全就是虎口夺食,等着跟家家户户拼命吧!

别看老百姓老实,肯定真正动了他们的命门,这帮人可不会客气。

各地都有为了水源,为了一点土地,大规模械斗,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大规模争斗,打到头破血流,也是常有的事。

谁敢进村子要土地,保证能打你个头破血流,尸横遍野。

一句话,当人多地少,疯狂卷起来,法令再好,也抵不住残酷的现实。

想到这里,张希孟的神色也凝重起来,再看他自己所写的,貌似也不是那么高明啊!

那能不能取消口粮田?单纯平分?

张希孟又摇了摇头,因为取消了口粮田,势必一体纳粮,对于穷苦少地的百姓来说,绝对是噩梦。

“李先生又有什么高见?敬请指教。”张希孟虚心问道。

李善长想了想,笑道:“不敢说指教,虽然过了几代人之后,这套方略也未必管用,但是如今看来,却是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我只有两条建议,第一,告诉所有百姓,口粮田只有这一次,日后再滋生人丁,不分口粮田了。至于其他田亩,或可以加个期限。”

张希孟问道:“多少合适?”

“比如说十年一次,重新均分。因为在十年之内,人丁滋长,会多出许多青壮,不给他们土地,就会生存艰难,以至于沦为流民。”

张希孟再度点头,十年一次,重新均分田亩,或许不容易做到,但是这个思路还是对的。十年一变,二十年一变,自然也可以三十年一变,审时度势吧!

只不过一直没有说话的朱元璋突然道:“咱记得张先生建议田亩越多,缴纳田赋越高……如果每十年因为人丁增加,重新分配田亩,那是不是田赋数额就少了?”

张希孟无奈点头,“主公英明,的确如此。”

“那……妥当吗?”

没等张希孟说话,李善长就道:“上位,十年之功不算短,如果经营妥当,上位应该霸业初成,如果需要改弦更张,也未必不可以。”

朱元璋沉吟不语,下意识看向张希孟,却发现张希孟微微点头,自然是认同了。

“那好吧!”朱元璋也只有同意了,“李先生,你对分田之事如此精通,看着这件事非先生不可了!”

李善长连忙施礼,“多谢上位信任,卑职愿意从自家开始,把三百亩地进献出来,作为表率!上位放心,从今往后,兵马钱粮民夫,不会缺少……若是做不到,卑职愿意承担罪责!”


状态提示: 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头上砍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头上砍去(2/2) 返回《大明第一臣》目录下一章:第五十章 天命所归(快捷键→)

推荐阅读军工科技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满唐华彩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四国演义系统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大国军舰戎唐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