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高科技军阀(四百九十九)越烧越旺的战火(2/3)

文/银刀驸马
高科技军阀 | 本章字数:2032 高科技军阀txt下载 | 高科技军阀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都市尖兵大唐腾飞之路奋斗在初唐大时代1958浴血兵锋红色莫斯科大唐之神级败家子特种兵之无敌战神赘婿之最强王者三国志死亡难度小兵绿萝
紧急迫降,不知是被打得头晕脑胀还是地理学的太差,他竟然选择了中国控制的河西岸进行迫降。结果中国毫不客气的收下了这份从天而降的大礼——东北军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把已经被大卸八块的这架“烈风”运回了北京进行全面测试。

鹿岛曹长隶属于第 11飞行战队第1飞行中队,据日军王牌飞行员岩濑幸一回忆,当天的混战中,他击落了一架中国战机,之后他发现落单的鹿岛军曹昏头昏脑的跟到他的僚机位置上。在岩濑之前,芳山文治曹长已经带了鹿岛曹长一段,但不知道是鹿岛的战机受创过重,还是他本人已经神经崩溃,岩濑和芳山的努力最终都没有效果。在岩濑焦急的目光中,鹿岛曹长摇摇晃晃的降落在的中国控制区。好在不是所有人都打晕了头,青柳军曹冒险降落在鹿岛身边,试图将他救出来,却被全速冲过来的一辆东北军坦克连人带机打成一堆火焰。看到青柳受伤,岩濑幸一义无反顾的俯冲下来,以高超的驾驶技术,稳稳的停在鹿岛战机后面,结果鹿岛和身负重伤的青柳都挤进了“烈风”式战斗机狭窄的座舱,在追击的东北军的枪林弹雨中驾机起飞逃出生天。岩濑的英勇行为使他声名大噪,还因此赢得了第2飞行军团长官亲自颁发的感谢状。

随着战斗的进行,中国方面的战术也越来越诡诈。9月29日,“飞将军”鲍云生展示了他在西班牙的著名战术:20架“披毛犀”踩着晨曦杀到设在阿兰山的日军前线机场上空。出人意料的是,东北军战斗机竟然还在日军机场上空兜起了圈子,耐心的等到 11架“零”式战斗机冲上跑道试图紧急起飞迎击时,“披毛犀”们突然俯冲直下,凶猛的机枪火力瞬间横扫整条跑道。已经开始滑跑的日军“零”式战斗机无所遁形,被弹雨扫的东倒西歪,两架“零”式战斗机当场爆炸,将整条跑道烧成一片火海。另外9 架日机则撞到了跑道附近的停机坪等处,造成了更多的破坏。整个阿兰山机场被东北军这通袭扰折腾的鸡飞狗跳。让日本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人泛起坏水来没这么简单。差不多两个小时之后,第2飞行军团的飞机场大队总算将阿兰山机场的跑道清理干净,忙的满头大汗的日本官兵正想放出战机,地勤们则准备休息的时候,第二批东北军战斗机再次飞临,如法炮制,几个低空通场之后,阿兰山机场又恢复了之前一塌糊涂的状态。10月2 日,东北军战斗机又光临了金光寺附近的日军机场,几个回合之后,金光寺机场上堆满了烟熏火燎的日本飞机残骸和累得东倒西歪的日本地勤人员,完全丧失了战斗能力。10月中旬,桑叶河寂静的夜空中多了些“夜行怪客”。它们无声无息的接近,扔下几颗炸弹再扬长而去,这些是中国空军新装备的“乌鸦”式夜间战斗机。它们迅速成为了西伯利亚驻屯军的美梦杀手。长于夜间袭扰的日军,此时也被折磨到精神濒临崩溃,很多部队一夜数惊,几乎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状态,多次出现有部队无端集中全部火力搞“焰火表演”的情况。更为恶劣的是,飞翔的中国飞机欺负日本陆军航空兵缺乏夜间截击作战能力,竟然把“快刀”轰炸机拿出来执行夜袭任务。结果地上的日本官兵听着“快刀”轰炸机巨大的发动机噪音缓缓接近,之后就是劈头盖脸的炸弹洗礼,却无能为力更无处可逃,全军士气低到了极点。

就在中国空军变着花样蹂躏日军时候,北京又送来新式武器。11月份“金丝燕”的正式生产型,带着强劲的“太行”发动机、1门23毫米机炮和6挺12.7毫米航空机枪成群结队的出现在桑叶河上空。与新式“金丝燕”一起到来的还有首次参与实战的“万虎”式航空火箭,当11月16日5架“金丝燕”带着这种中国国家流体动力研究院几易其稿的经典武器抵达桑叶河时,日本还不知道飞翔的“金丝燕”们已经拥有了让他们心惊胆裂的可怕武器。

“万虎”75毫米火箭是划时代的武器。当时中国实验的火箭发动机药柱直径为10毫米,在圆筒型燃烧室中装入7 跟10毫米药柱,燃烧室直径就是70毫米,再加上燃烧室壁厚5 毫米,就产生了75毫米这个口径,125毫米口径的选择也是出于相同的方式。最初的75毫米“万虎”火箭采用了涡轮喷气自旋方式稳定,结果在空中射击实验时发现,多发连射密集度距离设计要求相差甚远,而且采取涡轮喷气方式,药柱的28消耗在火箭的旋转上,因此中国国家流体动力研究院选择使用弹翼配合环形稳定器的方式。而在翼展选择方面,对多种翼展的弹翼分别装弹进行了风动和实际设计实验,最终在“万虎”上选择了150毫米的翼展。

1935年间,“万虎”火箭进行了多次试射,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宝贵的经验。1936年之前的“万虎”火箭采用了u型卡式发射架,但试飞中发现这种发射架会产生恐怖的空气阻力和翼面乱流,不但会影响战机的速度,甚至会威胁其操控性能。1937 年,中国国家火箭科学研究所研制出了代号“管弦”的t 型槽导轨发射架,“万虎”火箭的发射架则采用了“n”型的。装在“金丝燕”上的“万虎”火箭采用的发射架和后来的“鸿雁”炮艇机采用的并不相同,其全长为1000 毫米,导轨长尾825 毫米,每侧四条导轨。11月16日携带“万虎”抵达的“金丝燕”战斗机在4 天之后的11月20日下午17时终于一展身手。当时这

状态提示: (四百九十九)越烧越旺的战火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四百九十九)越烧越旺的战火(2/3) 返回《高科技军阀》目录下一页:(四百九十九)越烧越旺的战火(2/3)(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大唐腾飞之路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我娘子天下第一红色莫斯科国潮1980军工科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楼之挽天倾迷踪谍影雏鹰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