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明海商第十二章 驶向琉球(三)(2/3)

文/闵予小子
大明海商 | 本章字数:2004 大明海商txt下载 | 大明海商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明末之草原为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烟冥望阡陌大清第一纨绔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都市尖兵军工科技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抗战之烽火燃血
,把天空压得很低很低,像要塌下来的破墙。突然间,甲板上那盏金黄灿烂的大灯笼好似转暗了,在幽黯的气氛里,第一滴雨像珍珠般掉落,然后无数的雨珠串连成线,压抑着飞扬的浪花……

好压抑的感觉,温热的空气里夹杂着一丝丝的暴虐,晏世轮在熟睡中立即惊醒,不顾十二金刚的劝阻,披着薄薄的毯子,走到甲板上。

就好像应着晏世轮的担心一样,在航行方向的前方十海里处,隆隆的传来了炮声。此处有海战?这航线一带,没有海盗啊,难道,提前遭遇倭寇了?

“轰隆——啪”,远处的炮声阵阵,但是与一般的炮声又有不同,晏世轮听了半天,惊道——“这是我金乡军的开花弹!凤晨,命水手调整航向,整理风帆,加足桨手,咱们要立即到开炮地点!”听到前方的炮声竟然如此绵密,晏世轮认为军情紧急,需要立即前方出发点,因为这种炮声,估计大明东南沿海一带,只有金乡军水师能够装备了——

这是宁凤晨当时不顾汪才枫的横加阻拦而列装“平倭”战船的,开花弹是爆炸性炮弹的别称,因其爆炸时弹片四射,犹如花朵绽放得名。开花弹源于北宋火器“火球”(原字为“毛”字底加一“求”),外型浑圆,内盛火药,裹以数层厚纸,点燃火药引线“药捻”后用抛石器投入敌阵,炸烧敌兵,南宋时改用铁炮发射。“火球”的威力十分有限,原因有三:1、纸制的外壳无法形成弹片杀敌,只有炸和烧两种功能。2、内部的火药硝碳磺比例为60:22:18,与黑火药75:15:10相差很大,爆炸威力大减。3、重量轻,材质薄,射程太近。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铁壳的“火球”出现了,这即为开花弹。开花弹具体的发明时间无法确认,推测应在发明了铁壳的爆炸性火器“霹雳震天炮”和“火蒺藜”之后,大体在南宋后期。明代开花弹被广泛使用于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

宁凤晨当时想到,新闻曾经提到过,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者日前在托克托县境内发掘出土了2o多枚明朝早期土雷,据称,这是我国首次出土明朝土雷。这次出土的土雷为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o.8公斤,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o.6到o.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o.4到o.5厘米的圆型小孔,用以装火药和引爆火药捻,当打开已经锈蚀的小孔时,还能倒出里边的火药。火药均为黑色,其中有一枚较大的火药为土灰色,且部分火药呈米粒大小的颗粒状。内蒙古托克托县(古代称之为东胜州)地处黄河岸边的山梁台地,起着雄踞高地、扼守黄河的重要作用。当时这里水陆交通便利,边界贸易繁荣。元朝末年,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元大都被明军攻破后,为了荡平北部元军,明军曾在这里与元军发生激战。该城出土的土雷正是这时明军攻城用的武器,在出土土雷的附近还出土了十几公斤铁弹丸,这是当时明军使用大炮发射的弹丸。”

而且,不仅是开花弹,在金乡军第一军当中,还大量的装备了明朝的“土雷”。这个不是宁凤晨的发明,这是大明本来就有的东西。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当时的土雷是先在敌人的必经之道上挖一大坑,埋入火药,上面覆以碎石,以盘香引爆。这些所谓“土雷”根本就是开花弹!“在出土土雷的附近还出土了十几公斤铁弹丸,这是当时明军使用大炮发射的弹丸”就是证据,他们挖到的是一个火炮的弹药库!“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o.8公斤,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试想,土雷需要两种规格,并且铸造精度在一毫米以内?只有火炮才要求炮弹有如此的精度,因为大家知道:如果炮弹大于火炮口径就无法发射,而小于火炮口径会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射程和精度都无法保证。感谢这些数据让我们知道当时那里的火炮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口径为85毫米的,另一种是口径为110毫米的。从这些数据我们还知道了东西方的开花弹有一个区别:西方的开花弹是在铸铁弹体上开一个口,以木制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内装上缓燃火药来引爆;而明朝的开花弹则是“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o.4到o.5厘米的圆型小孔”,估计是在小孔里插上“药捻”来引爆。因此“信管”、“药捻”都是现代炮弹引信的始祖,也证明了东西方是各自独立研制出开花弹的。实际上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率后金军13万人以锐不可挡之势,度过辽河,长驱西进,围攻宁远城,袁崇焕率领坚守宁远的明军仅有一万多人,以十倍之差的力量与之抗衡。袁崇焕得报兵临城下,便召集将士,集宁远城外民众于城内。命总兵满桂、参将祖大寿分守四门,军民同仇敌忾,并严辞拒绝努尔哈赤的劝降。袁崇焕有胆有识,忠勇谨慎,指挥全城军民英勇抗击,多次打退后金军的凶猛进攻。又命令点燃红夷大炮(荷兰产铁炮),一炮摧毁后金军军营一角,努尔哈赤身受重伤,只好收兵,退至宁远城双树堡。重整旗鼓,次日又攻,依然遭致惨败。两军相持20多日,后金军见破城无望,加之伤亡甚重,士气大落,无法再战,被迫收兵回师。袁崇焕率胜兵追击3

状态提示: 第十二章 驶向琉球(三)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二章 驶向琉球(三)(2/3) 返回《大明海商》目录下一页:第十二章 驶向琉球(三)(2/3)(快捷键→)

推荐阅读红楼之挽天倾唐人的餐桌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大清第一纨绔明末之草原为王军工科技北朝帝业机战之无限边境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大明烟火三国洪鸡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