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长河复生记第266章 行军(2/3)

文/大简
长河复生记 | 本章字数:1883 长河复生记txt下载 | 长河复生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明末之草原为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南宋之帝王大业烟冥望阡陌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清第一纨绔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大时代1958都市尖兵军工科技
朝的人更能吃苦,二者之间完全可以抵消。

问题在于军队的后勤保障。

无论明军、满军,出征时必需携带的物资有兵器、盔甲、营帐、粮草。根据兵种的不同,还可能要携带额外的拒马、工匠、火炮等等。

明朝的一副棉甲就重达五六十斤,以战兵每日消耗粮食两斤计算,十天就是二十斤,加上兵器和基本的生存物资,一名战兵的随行物品至少要一百斤。

运输这些物资只能借助于牲口,一匹普通马的一日消耗是“草一束,豆三升”,核算成重量就是每日十五斤草饲料,二斤精饲料。

马匹的饲料如果全部携带,十日就是一百七十斤,就意味着需要另一匹马,这另一匹马又需要一百七十斤饲料……

所以马匹的草饲料多靠就地放牧,换句话说,第一,每日行军之外必须留给马匹大量的放养时间,第二,军队行军必须在有青草的季节和地形。加之马匹连日行军体力消耗很大,连续行军几日之后必须让马匹修养一下。

而后世各国部队通行的标准是单兵负重不超过体重的三分之一,在此负重标准下单兵可以连续以每日五十公里的速度徒步行军,强行军一日一百公里。折算成明朝距离就是连续行军可以每日八十六里,强行军一日一百七十里。

所以其实不是人,而是明朝军队的随行辎重拖累了行军速度。

以后世二战时的旧日军教范行军速度为例,诸兵科联合大部队标准是每日24公里,即每日四十里,其实比满洲兵强不到哪里去。

孙一要提高军队的机动性,就必须得减少随行辎重,最好是能做到像后世一样全部由士兵背负。

孙一得感谢电三眼铳和复合纤维盔甲,使他的这个想法得以实施。

电三眼铳的使用减少了贴身肉搏的机会,使士兵的重甲严密防护变得不必要;联军的复合纤维头盔和护胸短甲加起来不过二十斤,使联军由士兵背负全部给养成为可能。

因为是夏季可以露宿,孙一干脆砍掉三营的营帐不要;实际上,联军也没有那么多营帐。

三营士卒的粮食规定为每人携带十斤干粮、一斤奶疙瘩,一只水囊和一小包净水丸。

所谓净水丸,就是炸药的半成品——次氯酸钠加上明矾。次氯酸钠负责杀菌,明矾负责沉淀,净水效果超级好,后世野外运动也是用的这个配方,只是净化之后的水的味道确实稍微比较有些难喝。

再加上士兵的兵器和兵器耗材,孙一成功地把三营的普通士兵最大负重控制为体重的三分之一以下。

如此一来,三营便可以机动灵活地迂回穿插,打一场的五到六天的运动战。如果结合水师的黄河的水运保障,三营就可以活跃在黄河两岸二到三天的路程内。

后世五十年代美军的教范规定地比较详细:一般状态下行军每小时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道路行军速度为每小时4公里,野地行军速度为每小时2.5公里。夜间道路行军速度为每小时3公里,夜间野地行军速度为每小时1.6公里。强行军状态下,部队逐日移动距离为二十四小时56公里,四十八小时100公里,七十二小时130公里。

由于五十年代美军的单兵负重大大地超过了士兵体重的三分之一,孙一只参照这个教范中各种不同条件下行军路程的比例关系。

孙一预计,轻装之后的三营在草原路况下普通行军一日可以保证五十里。强行军因为需要夜间行军,而士兵患夜盲症的太多,目前难以估计,希望可以达到一百里。

三营如果能做到这个标准孙一就很满意了。因为这时大家信奉的孙子兵法有云:“百里而争利,则擒上将,劲者先,疲者后,则十一以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法以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意思就是说百里急行军只能按时到达十分之一,五十里急行军只能按时到达一半,三十里急行军只能按时到达三分之二。

总之,明朝的将领们普遍认为军队急行军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轻易不会采用。如果三营可以突然到达敌人眼前,一定会把这些将领们吓一大跳。

不过,孙一这么做也付出了代价,就是三营的火炮必须剥离。

一门虎蹲炮重一百斤,还要加上配套的铅子、火药、虎蹲支架;一门将军炮重三百斤,除了铅子、火药还有必须的炮车、牲畜。

所以火炮根本不可能跟上三营步兵的行军速度,于是孙一将三营的火炮全部独立出来,单独编为一个炮队,这次随水师一起行动。

现在马上天黑,正好可以检验一下三营夜间行军的效果。

卜十九率船队带参谋部、参谋二部、卫生队和辎重继续下行,李广带领短暂休整之后的三营沿干枯的金津河道连夜出发。

杨日天征集到一些本地马匹,派出一路骑手飞报参谋长,一路骑手飞报金沟障城准备热水热饭,其余的交与孙一、琪琪格和自己等将领骑乘。

孙一的卫队长王闷蛋骑一匹母马和五名步行卫士走在队伍最前面。

闷蛋挑着一根长木棍,木棍末端立着一根电烛,电烛导线沿木棍连接到马背上的电池。

点燃的电烛滋滋作响,在没有月亮的夜晚照亮了方圆数十丈。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听说塔布囊和琪琪格在这里,附近的百姓奔走相告,全都跑来观看。

孙一索性就让大家看个够。

孙一教导琪

状态提示: 第266章 行军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266章 行军(2/3) 返回《长河复生记》目录下一页:第266章 行军(2/3)(快捷键→)

推荐阅读北朝帝业我祖父是朱元璋国潮1980唐人的餐桌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雏鹰的荣耀藏国神话版三国我娘子天下第一北宋穿越指南我在现代留过学大唐之最强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