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我不是汉献帝第四十七章 关中独好(3/3)

文/吴仲达
我不是汉献帝 | 本章字数:1248 我不是汉献帝txt下载 | 我不是汉献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大时代1958都市尖兵醉枕江山红色莫斯科超级兵王我祖父是朱元璋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南宋之帝王大业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姓的倒是不多,可世家所养的家丁奴仆,却多有欺压百姓之举。百姓又惹不起,只能忍气吞声。

黄巾之乱时,南阳属于重灾区,虽然后来黄巾主力被朝廷消灭,可还是有许多小股黄巾躲入深山老林坚持斗争。世家的压榨,山贼的欺凌,再加上袁术是个不知道民间疾苦,不懂体恤百姓的公子哥,生活在南阳的百姓想要活下去自然只能选择背井离乡。

对于这些来投奔的百姓,刘协自然是欢迎的。从长远计,想要让西北长治久安,那就必须迁入大量的汉人来同化当地的羌族。单一刀枪来解决民族矛盾是笨办法,杀来杀去,何时是个头?唯有同化,方为上策。当然同化也不能单单靠潜移默化,必要的武力保证也是需要的,否则迁去西北的汉人只会变成“两脚羊”。

现在的朝廷上下很和谐,天子掌着兵权,朝政则托付给了朝中文官。文武井水不犯河水,各管一摊,有需要协助的地方只需要上报取得许可,那就必须执行。各地方也是如此,各郡郡兵直接听命于天子。郡守只管民生,若是有需要郡兵协助之事,只能与负责训练郡兵的都尉进行协商却没有发号施令之权,不过各地郡兵每月的饷银都是由郡守府拨付。

郡兵与官兵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郡兵平日里除了训练外还要从事生产,而官兵则是只需专心训练,每月领饷,并且饷银也是郡兵的一倍。这还是非战时的,如果是战时的饷银,那还会翻倍。可以说只要做官兵几年,积攒下的饷银就可以买几亩薄田度日。

除此之外,做了官兵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得到批准的官兵在卸甲之后会得到朝廷的安排,最次也能做个地方的捕快。至于那些因战伤残的士兵,朝廷也不会发放一笔遣散费后就撒手不管。识文断字的会被安排做个村正一类的小吏,而不识字也会派人专门传授一门技艺,总之伤残了也能有一技傍身,以后不愁生计。

刘协所坚持执行的军队保障制度保证了官军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并且那些识文断字的士兵被安排到各地做了村正,对大汉的维护之心也比其他人要强烈,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只要这个制度可以确实的执行下去,即便将来世家联手反对刘协,刘协也不怕跟对方翻脸。

当道理说不通的时候,动刀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嘴巴说不过你,那就想办法让你闭嘴!刘协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当然目前刘协是不会选择跟世家翻脸的,自己还太弱小,而世家的力量又很强大,这时候翻脸只会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处境。

此时天下的各路诸侯,袁氏兄弟就是世家力量的体现,若不是有世家的支持,就袁公路那个讨人厌的性格,能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

而想要对付世家的远不止刘协一人,其中又以曹操为代表。刚刚才经历了世家的背叛,曹操对世家可说是恨之入骨。但同样以曹操的头脑,他也清楚与世家不到翻脸的时候,想要重新掌握兖州,目前他曹操还需要世家的支持。

在与吕布进入僵持阶段以后,曹操采纳了戏志才的建议,分兵收复失地。那些世家本就是墙头草,在看到吕布不能速胜曹操以后,墙头草的本性便发作了,转而又投靠了曹操。曹操的兖州丢得快,收复的也快,先前兖州就只剩下鄄城、范县、东阿三地还属曹操,但在曹操分兵不久之后,整个兖州就变成了南北对峙,曹操与吕布也在巨野附近展开了新一轮的对峙。


状态提示: 第四十七章 关中独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十七章 关中独好(3/3) 返回《我不是汉献帝》目录下一章:第四十八章 活学活用(快捷键→)

推荐阅读红色莫斯科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军工科技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我娘子天下第一国潮1980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楼之挽天倾迷踪谍影雏鹰的荣耀我祖父是朱元璋